美國留學|以自己在美國將近三年,分享給想來美國念 UI / UX 研究所的文章分享

寫這篇文章的用意,是想要整理我在美國這三年來寫過的 UI / UX 文章,因為在臉書或是 IG 上也會收到滿多跨領域的私訊,希望用這篇總和我的歷程跟脈絡可以幫助那些剛進入 UI / UX 領域或是準備要進入 UI / UX 領域
寫這篇文章的用意,是想要整理我在美國這三年來寫過的 UI / UX 文章,因為在臉書或是 IG 上也會收到滿多跨領域的私訊,希望用這篇總和我的歷程跟脈絡可以幫助那些剛進入 UI / UX 領域或是準備要進入 UI / UX 領域
最近在 UI/UX 社團裡看到有人對於 UI/UX 在美國研究所的提問,因為自己本身就在這個領域,想說可以用自身經驗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今天要來介紹一家,在網路上正評也小有名氣的「劍橋教育」當初會知道他是因為,我就算出國唸書後,也有在關心台灣研究所代辦的風向看了 Dcard 上有些人留言劍橋教育還不錯,我就也來詢問看看並跟大家分享我的心得。
雖然我現在是在美國留學,但在做決定之前也做了一些英國留學的功課,剛好可以分享給大家知道分享一間我覺得還不錯的代辦
自從我寫跨領域申請美國設計研究所後,陸陸續續收到很多跨領域或本科生私訊我關於留學的問題,其中有太多關於「作品集準備」的私訊,所以我想說寫一篇文章統一回答一下~
文章進入正文前,先來跟大家討論一下究竟留學「代辦」這件事情是必要還是不需要。我覺得這問題並沒有一定標準,像是有些人不用補習也能上台大,有些人補全科班照樣上不了建中代辦的功能不只可以協助選校(大部分的人無法抓到自己成績的落點在哪),也可以幫你省時並統整申請資料再來是文件的部分!
滿多人問我有關於「留學」的問題,特此寫一篇文章來幫大家解惑,如果看完這篇文章,還有疑問的話,可以到粉絲團私訊我我會把大家的問題集中在這篇文章最下面,大家可以依據此篇文章解惑~~~
跨領域這條路真的非常苦,尤其我決定跨領域的時間非常晚,要準備的作品集等等,我都只能現做現用,毫無品質可言況且本科系的展覽、得獎我也都沒有,所以在申請方面是非常不吃香
這篇主要想記錄從2017/06開始補字X以來,到考試結束,我的心得分享/GRE準備過程/跟一些考GRE必須要知道的事很常會聽到老師說GRE跟托福不一樣,不是真的在考你語言能力,而是在考邏輯跟推理的方面,我也不知道我有沒有資格能寫這篇文章,畢竟我自己過往的成績都慘不忍睹
美國打工度假回來後,經過一個多禮拜的深思熟慮,也跟父母討論過後,決定走上「留學」這條道路大約在我國中的時候,我媽曾經問過我要不要出國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