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Whereissabrina (原:打工女孩愛旅遊)

嗨~我是 Sabrina,大部分的朋友都叫我莎或莎賓納!很高興認識大家🙂

我從 2014 年開始寫部落格,名為打工女孩愛旅遊,大學開始半工半讀省吃儉用,只為了多存點錢用自己的力量去看看世界,於是養成窮遊的習慣,嘗過窮遊的甜頭後,再也沒辦法花大錢旅行。我非常擅長極大化金錢的價值,能用 1 塊錢買的東西,我就不會用 1.1 塊買,人生追求「沒有最低價只有更低價」,但我的旅行不會因為小資放棄質量,熱門打卡景點我也去、私房景點我也去。我最擅長榨乾自己的體力,用最少的天數、一半的金額,獲得兩倍的體驗。

2018 年離開台灣到美國讀書,2024 年確定定居美國,畢業後任職 UIUX 設計師,現在因為等簽證的關係待業中,等拿到簽證之後會繼續當社畜,努力賺錢努力玩,work hard play harder 是我人生最大的目標!

比起部落客,我更想要把這個空間看作是我對外公開的 Notion,在這裡紀錄我人生每個階段的的故事、想法、生活點滴,毫不遮掩的表達自己的情緒跟喜好(不管正面的還是負面的)、對於世界的看法(不管在當下是對的還是錯的),一步一步學習、吸收新知的學習過程,畢竟現在 AI 這麼方便,如果只是寫下 AI 就可以查到的資訊就太沒意思了。寫這些文章的同時,不僅可以訓練我邏輯整理歸納,更是我回憶過去的方法,當然如果這些文章可以為世界上任何一個人帶來一點點的幫助,那就太好了~

如果你想找我合作也剛好喜歡我的文章風格,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 (記得是 wherei “z” sabrina 喔!)

🥳 Random Fun Facts About Me

Q1:我最喜歡的國家

我覺得應該是日本吧?我滿喜歡日本有他現代的地方卻也有好好保留傳統文化,而且各個地區都很有特色,不管是人文、建築、食物、動物,是一個永遠去不膩的國家。

Q2:喜歡美國 V.S 喜歡台灣

我來美國的原因一點也不高大上,每次跟別人講起來自己都會小尷尬 —— 我是因為天氣才來美國的。我是那種超容易流汗、卻又不喜歡開冷氣的人(為了省錢,也為了救地球🌍),所以「住在一個天氣好、不用開冷暖氣的地方」當然就成了我心中的理想地,所以這個地方不一定非得是美國,只要是氣候舒適的溫帶國家都可以。最後選了美國,是因為 2016 年打工度假來這裡,愛上了這裡的自然風景,就順勢選擇了美國。

我喜歡美國的自由風氣,這裡接納每個人的不一樣,肯定你的特別。地大人少,很容易避開人群,生活起來自在到可以穿睡衣出門也不會尷尬(真的超讚)。
不過這幾年治安和社會福利都明顯下滑,偶爾也會讓我重新思考:「我真的想一輩子住在這嗎?」

至於台灣,方便程度就不用多說了我從小住在交通不便的地方,早就習慣去哪都要開車,但搬來美國後,還是會驚嘆台灣的便利 —— 食物取得超容易,半夜也找得到好玩好吃的地方。而且台灣人跟陌生人之間的互動讓人覺得真誠又舒服,不太需要擔心被冷眼對待,處理事情的態度也讓人安心。總之,住在台灣的日常是很舒服的,唯一讓我真的無法習慣的,是「人口的密集程度」和「濕熱悶黏的天氣」。所以說,我好像很難選出到底比較喜歡哪邊。台灣擁有我喜歡的所有元素,但天氣讓我心浮氣躁,甚至會讓原本的喜歡瞬間變成討厭。

好難喔,希望大家多愛地球一點,讓暖化的速度慢一點吧!

Q3:我最推薦的美國旅遊地?

我自己首推西部大圓環,因為在相對比較少的時間可以去到最多的地方,再來是黃石國家公園。我完全不推市景是因為我覺得美國真的沒有想像中的美好,尤其在城市裡面的治安、髒亂會讓大家對於美國的泡泡破滅。我自己是完全不太愛美國城市的市容。

💬 留言給我

This field is required.

🐾 我的旅遊足跡

May, 2013
📍大阪, 日本

人生第一次自助旅行,當時是大一,那時還不太清楚自由行該是什麼樣子,只敢選擇半套自由行:先購買機加酒套裝,行程則完全自己安排。雖然旅行第一天我就在心齋橋弄丟了三萬日幣(當時約台幣一萬元),但因為有旅伴在,還是告訴自己不能因為一時疏忽影響旅伴的心情。

Jul 16, 2014
📍 首爾, 韓國

第一次去韓國首爾時,曾覺得除了逛街之外韓國實在有點無聊,當時甚至還誇下海口說再也不要來韓國了。結果現在已經去了三次+轉機兩次⋯⋯不過老實說,我走過這麼多城市,以旅遊的角度來說,首爾相較其他國家,確實偏現代感,行程大多也以逛街、咖啡廳、醫美等現代活動為主,雖然還是能看到文化方面的行程,但我覺得都是為了遊客所保留的傳統活動,並不是現代人民真實會有的生活面貌。

Oct 16, 2014
📍在痞客邦寫下第一篇文章

雖然不是什麼大事,但對當時那個對未來感到迷茫的自己來說,總算出現了一個可以前進的方向

Jan, 2015
📍東京, 日本

第二次安排東京和東京近郊總共九天八夜,,而且這次是全套自由行,連機票與飯店都是自己找的。因為旅遊包含東京近郊,研究點與點之間的交通時真的是研究到快瘋了,但也是這次的旅遊經驗讓我的行程安排能力大大提升,之後任何的國家都難不倒我。而且虧好友的攝影技術,幫我拍了這張直到現在還在使用的大頭照。

Apr, 2015
📍 香港

第一次去香港是因為姊姊出差,當時以為可以住免費的飯店,結果根本超遠。最後只好去找媽媽的朋友住,結果還給她添了不少麻煩。香港的阿姨帶我在當地吃吃喝喝,過得好幸福,她還一直擔心我的安危,真的是很感謝她,現在想想覺得自己很不好意思。

Dec, 2015
📍新加坡

有了前面幾次的旅遊經驗,姊姊看我一個人小資到處出國玩,最後也決定要跟我一起去。第一次和姊姊一起出國,我相信她應該被我的「小資」旅行方式嚇到了🤣。十二月的新加坡還是能感受到東南亞濕熱的天氣,雖然還能忍受不到不舒服,但如果一路暴走,過程還是挺痛苦的。

Jan, 2016
📍首爾, 韓國

由於是我第二次去首爾,我自告奮勇當同事的導遊。不過,剛好遇上韓國近幾年來最冷的冷氣團,即使大家把所有衣服都穿在身上還是無法保暖。再加上天氣的影響,同伴的心情和體力都受到牽動,只有我自己沒被天氣影響,而我又一股腦地安排了大量行程並執行,完全沒考慮到大家的體力。這次旅行讓我學到了不少經驗。不過話說回來,釣冰魚的體驗也許是我此生最有趣的旅遊回憶之一。大概只有我能在這麼冷的天氣下,還能笑著穿著短袖短褲站在室外的冰水裡抓魚吧(笑)。

May 12-24, 2016
📍東京、大阪、廣島、名古屋, 日本

有了幾次跟朋友一起旅遊的經驗後,這次我挑戰了一個人旅行,安排了為期兩週的日本行程。雖然中間有一位同事跟我會合大概兩天,但十幾天的行程大多是我一個人完成的。也正因為這次的獨旅,我愛上了獨自旅行的感覺。不用顧慮別人的心情和體力,能夠瘋狂挑戰自己、突破極限。更重要的是,這次旅行讓我學會了在異地處理突發狀況,為接下來要去美國打工度假做準備。

Jun 16, 2016
📍紐澤西, 美國

當時因為去美國讀書的想法可能這輩子都無法實現,好險在大三前無意間知道有美國打工度假的方案,也順利申請到工作,在畢業後去了美國打工度假三個月。也因為這個計畫,我特地向大學老師申請提早參加畢業考,只為了能提早啟程。這次的旅程,終於要離開熟悉的亞洲國家,到北美去闖一闖,為期三個月的打工度假就此展開!

Oct 16, 2016
📍美國、加拿大 45 天的冒險

三個月的打工結束後,我從東岸的紐約出發,陸續玩了波士頓、華盛頓特區、奧蘭多和邁阿密,還趁著 J1 簽證有效期間去加拿大玩了一週,再用 ESTA 回到美國繼續玩。前前後後大概旅行了 45 天,結果就是 —— 把在美國打工度假賺的錢花到見底,最後還得跟家裡求救才能撐完這趟旅程。

Dec 16, 2016
📍香港

我通常不會在短時間內重複去同一個地方旅遊,畢竟旅費有限,而世界上還有這麼多國家和城市等著我去探索。但沒想到二訪香港來的如此快這麼快,這次是和媽媽、阿姨一起去找上次照顧我的香港阿姨。只能說,香港機票真的很便宜,加上東西又好吃,真的會讓人忍不住一去再去,就算只是短短三天兩夜,也足夠充飽電回台再上工。

Jun, 2017
📍法國、德國、荷蘭、義大利、比利時、摩納哥

出發去美國讀書前,爸爸安排了一趟旅行,算是一份特別的「畢業禮」吧?雖然旅途中曾經被我那固執的老爸氣到快抓狂,但事隔多年再回想,這段經歷真的很特別,也很值得珍惜。感謝我的爸媽這麼勇敢、這麼有行動力,在這個年紀還能像年輕人一樣背著包走行軍路線。旅途中他們從沒喊過累,也沒有對任何事情抱怨過(只有我在抱怨)。雖然中間真的有不少讓人氣到翻白眼的瞬間,但也正因如此,才留下了這麼多又氣又好笑的回憶。

Apr 4-9, 2018
📍北陸地區, 日本

人生第一次收到出國業配,是去日本出差,也是目前唯一的一次😅。那時的我還是個丟三落四、冒冒失失的新手,旅程中發生了不少小插曲,幸好最後都平安解決。唯一無法挽回的就是我的 GoPro,竟然就這樣被我留在日本了(OS:日本治安不是很好嗎?)

Aug 16, 2018
📍羅徹斯特, 美國

2018 年,我正式離開台灣,出發前往美國念研究所。當時最放不下的,就是我們家的老狗肚皮。登機那刻,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和台灣說再見,因為我知道,這趟出去,在沒達到心中設定的目標之前,我不會回來。還好在肚皮意外離世前,我完成了第一階段的目標,順利回家了一趟見了他最後一面。

Dec 21-30, 2018
📍西部大圓環, 美國

剛到美國的時候,課業壓力非常大(應該說這兩年間壓力都不小)。那時還猶豫著,到底要不要跟已經快畢業的同學們一起去西部大圓環,畢竟這趟旅程一去就是整整兩週。還好最後還是答應了,因為這趟旅程至今仍是我人生中最喜歡、也最讓我驚豔的路線。非常推薦給喜歡地質景觀的朋友,一定要走走看!

May 25-27, 2019
📍洛杉磯, 美國

有點想不起來為什麼那個時候我竟然出現在洛杉磯(笑),我不是應該在學校埋頭苦讀嗎?Anyway,這是我第二次造訪洛杉磯,這次去了白天的好萊塢大道。只能說,現場跟我心中想像的好萊塢樣子完全不一樣呢!

Jun 16-23, 2019
📍芝加哥, 美國

又是一則「以為可以蹭出差的免費飯店但想得太美」的故事。這次男友去芝加哥出差,想說可以免費住飯店就跟著去了,結果機票訂下去才發現,男友的公司根本超偏離市中心,距離芝加哥市區搭大眾交通工具要兩個小時,而且末班車還是晚上六點😅。只能說,好險有前幾年自助旅行的訓練,讓我還是能在有限的時間內,把芝加哥的大部分景點掃一遍!

Jun 28-Jul 3, 2019
📍黃石國家公園, 美國

來美國第二年,終於終於去了鼎鼎大名的黃石國家公園!園區內的自然景觀和野生動物種類超多,我覺得至少要安排五天,才有可能把黃石玩得透徹。不過,雖然黃石真的很精彩,它在我心目中的美國旅遊路線還是只排第二名。原因是——這五天都在黃石國家公園裡,說來說去就還是只去了黃石國家公園。

Nov, 2019
📍紐約, 美國

因為 Anne 2019 年來美國紐約讀書,這也給了我很多理由去紐約蹭免費住宿。這次我不坐飛機,而是從我讀書的地方——羅徹斯特,開了 5-6 小時的車去紐約找 Anne 玩。這次的主要行程就是老百貨 Macy’s 的感恩節氣球遊行。這場遊行是免費的,對我來說,實在找不到不來看它的理由。我非常慶幸自己來找了 Anne,還逼著他一起去看這個感恩節限定的遊行。

Dec 28, 2019 –
📍洛杉磯、聖地牙哥、拉斯維加斯, 美國

姐妹分別從台灣、紐約飛,跟我從舊金山飛到洛杉磯會合,開始了為期約兩週的西岸之旅。因為姐妹是從台灣來,我希望她們能用最少的旅費玩最多的地方。雖然身為唯一有多年開車經驗的駕駛,開了兩週的車兼導遊確實很累,但還是希望姐妹千里迢迢來到美國能夠玩得盡興。

Mar, 2020
📍二訪美國迪士尼, 美國

因為找到 LA 區域的實習,我短暫搬到了大 LA 區域。這也是繼 2016 年打工度假後,時隔四年再度造訪迪士尼,這次的目的是為了新開的星際大戰園區。雖然我沒看過任何一部星際大戰的電影,但有新園區開放,還是想去嚐鮮。

平常去美國的迪士尼園區不需要很早到,但因為新開的戰區園區剛開放,我們大約七八點就進園搶票。即使搶到了票,還是得排隊等兩個小時。結果我們從早上七八點待到晚上十二點才離開,腿都快不是自己的了。

Aug 16, 2020
📍紅衫國家公園

從迪士尼回來後不久,美國也因為疫情在 3/20 宣布宵禁。這次旅行是疫情宵禁約半年後的首次出遠門,終於可以呼吸新鮮空氣。我再度造訪了之前在打工度假期間來過的紅衫國家公園和國王峽谷國家公園。不過我當時的行程不是我安排的,我對於景點的印象都不是很深刻,看來還得去第三次了

Aug 16, 2020
📍拉森國家公園

第一次聽到拉森國家公園時,它有著「小黃石」的稱號。我只安排了三天兩夜,根本不夠,覺得四天三夜會比較合適。如果來美國西岸旅遊,但時間不夠以致無法安排去美國中部的黃石國家公園,拉森是個不錯的選擇。我自己甚至比起優勝美地國家公園更喜歡拉森,也覺得更值得前往。

Dec 26-30, 2020
📍拉斯維加斯+死亡谷國家公園, 美國

這次終於有機會深入死亡谷國家公園,因為一訪時間不夠,沒能好好遊覽所有景點。這次,我們從舊金山開了九小時的車到拉斯維加斯,感謝我們給力的司機和總招,還把我在灣區的朋友召集一起,大家一起出發去玩。

Jul 2-4, 2021
📍一號公路到洛杉磯, 美國

正式搬到北加後,洛杉磯成為了我們長連假時,北加居民最常選擇的旅遊地點。我聽過一號公路很多次,這次終於安排了一趟走一號公路到洛杉磯的行程,邊走邊玩,一路玩到南邊,還順便去華納兄弟的拍戲現場看看。不過,我覺得如果只是單純經過一號公路而不是深度遊覽的話,跟花蓮的濱海公路很像,甚至花蓮的景色還更美。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我當時時間安排得比較隨性,沒有深入體驗一號公路的美景。有機會的話,還想再花更多時間去細細品味。

Nov 16, 2021
📍西雅圖, 美國

這次算是跟曾住過西雅圖的朋友一起玩,帶我們去看了許多私房景點和天際線的美麗景觀。不過,這次的行程主要集中在市區,沒有深入探索西雅圖的郊區。我期待不久的將來能夠去西雅圖的其他三個國家公園,西雅圖,等我!

Apr 23-26, 2022
📍達拉斯、休士頓, 美國

我在羅徹斯特的朋友完成研究所後,因為工作定居在達拉斯,這次的行程主要是來拜訪他。不過,這趟旅行最讓我期待的部分是去看 Fort Worth 的長角牛遊行和體驗西部牛仔文化,但出發前沒有查好時間,結果剛到時遊行已經結束,真的是最失望的一刻(大哭)。達拉斯結束後,我還順便去了休士頓,參觀了NASA博物館,也看到了野生的鱷魚。

Sep 28 – Oct 4, 2022
📍阿爾伯克基, 美國

以往在美國的旅行,我總是和室友或朋友一起,但這次是我們第一次自己一對情侶身份自己出發。這次的主要目的是參加美國最大的熱氣球活動,順便遊覽了新墨西哥州附近的國家公園和一些景點。沒想到意外地發現自己很喜歡新墨西哥州,它有著獨特的異國風情,地毯藝品更是一絕,每一款地毯圖騰都漂亮到不行。這次旅行,我帶回了許多精美的紀念品。

Sep, 2023
📍奧斯丁, 美國

上次去了達拉斯後,我發現德州還有許多其他值得一遊的地方,於是隔年我又安排了一次旅行,這次和住在達拉斯的朋友在奧斯丁會合。這也是我們第一次帶小狗一起旅行,來了一場跨州的短腿 playdate(朋友的兩隻科基和我們的短腿臘腸)。這次的旅行目標是奧斯丁的天然游泳池,雖然最後因為大家太害羞沒下水一起玩,但我們的小狗(雖然被逼的)玩得可開心了。

May, 2023
📍賽多納, 美國

據說賽多納的磁場很特殊,可以幫助釋放壓力。如果平時工作壓力大,不妨來這裡兜兜轉轉,看看會不會感覺比較放鬆。因為我平時很少買衣服,出發前整理行李時才發現自己沒帶適合的衣服,只好穿了些城市風的搭配來爬山(?)。雖然這一身穿搭和後方的美景有些違和,但賽多納真的非常適合帶小狗來玩,強烈推薦有小狗的家庭一定要來 Sedona!

Dec, 2023
📍丹佛, 美國

灣區的日子過得有點無聊,於是開始在小紅書上認識新朋友,最後真的成功找到人一起出去玩!這次挑戰一個以前完全沒列入清單的地方 —— 科羅拉多州。因為我不滑雪,過去對科州的印象就只有「下雪的地方」,頂多在丹佛轉機過,從沒想過真的會進到城市裡。沒想到一走進來發現,科州其實滿不錯的,有城市、有郊區,而且雖然以前在羅徹斯特也常下雪,但科州下雪後的氛圍特別詩情畫意,讓人忍不住愛上。私心很喜歡這個地方,之後一定還想找時間把沒去到的景點補起來!

Jun 16, 2024
📍紐約, 美國

又是紐約!這應該會是近期最後一次來紐約玩了。短短六年內,我就來紐約四次,這次是因為 Anne 要搬回台灣,趁她離開前再來一趟深度紐約行。剛好這次的時間遇上紐約著名的「懸日」,雖然我的相機設備有點陽春,沒辦法拍出真正壯觀的懸日畫面,但還是帶了腳架,自己一個人也努力擺拍幾張。這次的照片裡,我最愛的一張是出自我們的神手 Anne!我會一輩子珍藏這張照片的 ❤️

Jul, 2024
📍三訪美國迪士尼, 美國

居然三訪美國迪士尼,連我自己都有點意外,而且剛好每次間隔都是四年欸(笑)。這次是因為有朋友從台灣來,我們一路從北加開到南加,順便排了迪士尼行程。這回我幾乎沒玩什麼設施,主要都在拍照留念,因為上次二訪的時候真的太用力在玩,結果回來才發現幾乎沒留下什麼照片。這次就走一個悠閒拍照行程,而且還多了一位戴牙套的朋友一起加入我們的回憶~ 🦷📸

Oct, 2024
📍The Wave, 美國

抽了超久的 The Wave 終於讓我抽到了!只是偏偏我們去的那一週剛好遇上熱浪(heat wave),十月的天氣還是逼近 40 度,原本安排好的行程幾乎都被打亂,根本一秒都不能離開有冷氣的地方。The Wave 的行程我們是天都還沒亮就出發,趁太陽還沒出來就開始爬。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家苦奇超給力,陪我們來回七小時的健行旅程,差點沒把他給熱死,但他還是陪我們到最後,苦奇真的是我最棒的旅伴 🐶❤️

May, 2013
📍大阪, 日本

人生第一次自助旅行,當時是大一,那時還不太清楚自由行該是什麼樣子,只敢選擇半套自由行:先購買機加酒套裝,行程則完全自己安排。雖然旅行第一天我就在心齋橋弄丟了三萬日幣(當時約台幣一萬元),但因為有旅伴在,還是告訴自己不能因為一時疏忽影響旅伴的心情。

Jul 16, 2014
📍 首爾, 韓國

第一次去韓國首爾時,曾覺得除了逛街之外韓國實在有點無聊,當時甚至還誇下海口說再也不要來韓國了。結果現在已經去了三次+轉機兩次⋯⋯不過老實說,我走過這麼多城市,以旅遊的角度來說,首爾相較其他國家,確實偏現代感,行程大多也以逛街、咖啡廳、醫美等現代活動為主,雖然還是能看到文化方面的行程,但我覺得都是為了遊客所保留的傳統活動,並不是現代人民真實會有的生活面貌。

Oct 16, 2014
📍在痞客邦寫下第一篇文章

雖然不是什麼大事,但對當時那個對未來感到迷茫的自己來說,總算出現了一個可以前進的方向

Jan, 2015
📍東京, 日本

第二次安排東京和東京近郊總共九天八夜,,而且這次是全套自由行,連機票與飯店都是自己找的。因為旅遊包含東京近郊,研究點與點之間的交通時真的是研究到快瘋了,但也是這次的旅遊經驗讓我的行程安排能力大大提升,之後任何的國家都難不倒我。而且虧好友的攝影技術,幫我拍了這張直到現在還在使用的大頭照。

Apr, 2015
📍 香港

第一次去香港是因為姊姊出差,當時以為可以住免費的飯店,結果根本超遠。最後只好去找媽媽的朋友住,結果還給她添了不少麻煩。香港的阿姨帶我在當地吃吃喝喝,過得好幸福,她還一直擔心我的安危,真的是很感謝她,現在想想覺得自己很不好意思。

Dec, 2015
📍新加坡

有了前面幾次的旅遊經驗,姊姊看我一個人小資到處出國玩,最後也決定要跟我一起去。第一次和姊姊一起出國,我相信她應該被我的「小資」旅行方式嚇到了🤣。十二月的新加坡還是能感受到東南亞濕熱的天氣,雖然還能忍受不到不舒服,但如果一路暴走,過程還是挺痛苦的。

Jan, 2016
📍首爾, 韓國

由於是我第二次去首爾,我自告奮勇當同事的導遊。不過,剛好遇上韓國近幾年來最冷的冷氣團,即使大家把所有衣服都穿在身上還是無法保暖。再加上天氣的影響,同伴的心情和體力都受到牽動,只有我自己沒被天氣影響,而我又一股腦地安排了大量行程並執行,完全沒考慮到大家的體力。這次旅行讓我學到了不少經驗。不過話說回來,釣冰魚的體驗也許是我此生最有趣的旅遊回憶之一。大概只有我能在這麼冷的天氣下,還能笑著穿著短袖短褲站在室外的冰水裡抓魚吧(笑)。

May 12-24, 2016
📍東京、大阪、廣島、名古屋, 日本

有了幾次跟朋友一起旅遊的經驗後,這次我挑戰了一個人旅行,安排了為期兩週的日本行程。雖然中間有一位同事跟我會合大概兩天,但十幾天的行程大多是我一個人完成的。也正因為這次的獨旅,我愛上了獨自旅行的感覺。不用顧慮別人的心情和體力,能夠瘋狂挑戰自己、突破極限。更重要的是,這次旅行讓我學會了在異地處理突發狀況,為接下來要去美國打工度假做準備。

Jun 16, 2016
📍紐澤西, 美國

當時因為去美國讀書的想法可能這輩子都無法實現,好險在大三前無意間知道有美國打工度假的方案,也順利申請到工作,在畢業後去了美國打工度假三個月。也因為這個計畫,我特地向大學老師申請提早參加畢業考,只為了能提早啟程。這次的旅程,終於要離開熟悉的亞洲國家,到北美去闖一闖,為期三個月的打工度假就此展開!

Oct 16, 2016
📍美國、加拿大 45 天的冒險

三個月的打工結束後,我從東岸的紐約出發,陸續玩了波士頓、華盛頓特區、奧蘭多和邁阿密,還趁著 J1 簽證有效期間去加拿大玩了一週,再用 ESTA 回到美國繼續玩。前前後後大概旅行了 45 天,結果就是 —— 把在美國打工度假賺的錢花到見底,最後還得跟家裡求救才能撐完這趟旅程。

Dec 16, 2016
📍香港

我通常不會在短時間內重複去同一個地方旅遊,畢竟旅費有限,而世界上還有這麼多國家和城市等著我去探索。但沒想到二訪香港來的如此快這麼快,這次是和媽媽、阿姨一起去找上次照顧我的香港阿姨。只能說,香港機票真的很便宜,加上東西又好吃,真的會讓人忍不住一去再去,就算只是短短三天兩夜,也足夠充飽電回台再上工。

Jun, 2017
📍法國、德國、荷蘭、義大利、比利時、摩納哥

出發去美國讀書前,爸爸安排了一趟旅行,算是一份特別的「畢業禮」吧?雖然旅途中曾經被我那固執的老爸氣到快抓狂,但事隔多年再回想,這段經歷真的很特別,也很值得珍惜。感謝我的爸媽這麼勇敢、這麼有行動力,在這個年紀還能像年輕人一樣背著包走行軍路線。旅途中他們從沒喊過累,也沒有對任何事情抱怨過(只有我在抱怨)。雖然中間真的有不少讓人氣到翻白眼的瞬間,但也正因如此,才留下了這麼多又氣又好笑的回憶。

Apr 4-9, 2018
📍北陸地區, 日本

人生第一次收到出國業配,是去日本出差,也是目前唯一的一次😅。那時的我還是個丟三落四、冒冒失失的新手,旅程中發生了不少小插曲,幸好最後都平安解決。唯一無法挽回的就是我的 GoPro,竟然就這樣被我留在日本了(OS:日本治安不是很好嗎?)

Aug 16, 2018
📍羅徹斯特, 美國

2018 年,我正式離開台灣,出發前往美國念研究所。當時最放不下的,就是我們家的老狗肚皮。登機那刻,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和台灣說再見,因為我知道,這趟出去,在沒達到心中設定的目標之前,我不會回來。還好在肚皮意外離世前,我完成了第一階段的目標,順利回家了一趟見了他最後一面。

Dec 21-30, 2018
📍西部大圓環, 美國

剛到美國的時候,課業壓力非常大(應該說這兩年間壓力都不小)。那時還猶豫著,到底要不要跟已經快畢業的同學們一起去西部大圓環,畢竟這趟旅程一去就是整整兩週。還好最後還是答應了,因為這趟旅程至今仍是我人生中最喜歡、也最讓我驚豔的路線。非常推薦給喜歡地質景觀的朋友,一定要走走看!

May 25-27, 2019
📍洛杉磯, 美國

有點想不起來為什麼那個時候我竟然出現在洛杉磯(笑),我不是應該在學校埋頭苦讀嗎?Anyway,這是我第二次造訪洛杉磯,這次去了白天的好萊塢大道。只能說,現場跟我心中想像的好萊塢樣子完全不一樣呢!

Jun 16-23, 2019
📍芝加哥, 美國

又是一則「以為可以蹭出差的免費飯店但想得太美」的故事。這次男友去芝加哥出差,想說可以免費住飯店就跟著去了,結果機票訂下去才發現,男友的公司根本超偏離市中心,距離芝加哥市區搭大眾交通工具要兩個小時,而且末班車還是晚上六點😅。只能說,好險有前幾年自助旅行的訓練,讓我還是能在有限的時間內,把芝加哥的大部分景點掃一遍!

Jun 28-Jul 3, 2019
📍黃石國家公園, 美國

來美國第二年,終於終於去了鼎鼎大名的黃石國家公園!園區內的自然景觀和野生動物種類超多,我覺得至少要安排五天,才有可能把黃石玩得透徹。不過,雖然黃石真的很精彩,它在我心目中的美國旅遊路線還是只排第二名。原因是——這五天都在黃石國家公園裡,說來說去就還是只去了黃石國家公園。

Nov, 2019
📍紐約, 美國

因為 Anne 2019 年來美國紐約讀書,這也給了我很多理由去紐約蹭免費住宿。這次我不坐飛機,而是從我讀書的地方——羅徹斯特,開了 5-6 小時的車去紐約找 Anne 玩。這次的主要行程就是老百貨 Macy’s 的感恩節氣球遊行。這場遊行是免費的,對我來說,實在找不到不來看它的理由。我非常慶幸自己來找了 Anne,還逼著他一起去看這個感恩節限定的遊行。

Dec 28, 2019 –
📍洛杉磯、聖地牙哥、拉斯維加斯, 美國

姐妹分別從台灣、紐約飛,跟我從舊金山飛到洛杉磯會合,開始了為期約兩週的西岸之旅。因為姐妹是從台灣來,我希望她們能用最少的旅費玩最多的地方。雖然身為唯一有多年開車經驗的駕駛,開了兩週的車兼導遊確實很累,但還是希望姐妹千里迢迢來到美國能夠玩得盡興。

Mar, 2020
📍二訪美國迪士尼, 美國

因為找到 LA 區域的實習,我短暫搬到了大 LA 區域。這也是繼 2016 年打工度假後,時隔四年再度造訪迪士尼,這次的目的是為了新開的星際大戰園區。雖然我沒看過任何一部星際大戰的電影,但有新園區開放,還是想去嚐鮮。

平常去美國的迪士尼園區不需要很早到,但因為新開的戰區園區剛開放,我們大約七八點就進園搶票。即使搶到了票,還是得排隊等兩個小時。結果我們從早上七八點待到晚上十二點才離開,腿都快不是自己的了。

Aug 16, 2020
📍紅衫國家公園

從迪士尼回來後不久,美國也因為疫情在 3/20 宣布宵禁。這次旅行是疫情宵禁約半年後的首次出遠門,終於可以呼吸新鮮空氣。我再度造訪了之前在打工度假期間來過的紅衫國家公園和國王峽谷國家公園。不過我當時的行程不是我安排的,我對於景點的印象都不是很深刻,看來還得去第三次了

Aug 16, 2020
📍拉森國家公園

第一次聽到拉森國家公園時,它有著「小黃石」的稱號。我只安排了三天兩夜,根本不夠,覺得四天三夜會比較合適。如果來美國西岸旅遊,但時間不夠以致無法安排去美國中部的黃石國家公園,拉森是個不錯的選擇。我自己甚至比起優勝美地國家公園更喜歡拉森,也覺得更值得前往。

Dec 26-30, 2020
📍拉斯維加斯+死亡谷國家公園, 美國

這次終於有機會深入死亡谷國家公園,因為一訪時間不夠,沒能好好遊覽所有景點。這次,我們從舊金山開了九小時的車到拉斯維加斯,感謝我們給力的司機和總招,還把我在灣區的朋友召集一起,大家一起出發去玩。

Jul 2-4, 2021
📍一號公路到洛杉磯, 美國

正式搬到北加後,洛杉磯成為了我們長連假時,北加居民最常選擇的旅遊地點。我聽過一號公路很多次,這次終於安排了一趟走一號公路到洛杉磯的行程,邊走邊玩,一路玩到南邊,還順便去華納兄弟的拍戲現場看看。不過,我覺得如果只是單純經過一號公路而不是深度遊覽的話,跟花蓮的濱海公路很像,甚至花蓮的景色還更美。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我當時時間安排得比較隨性,沒有深入體驗一號公路的美景。有機會的話,還想再花更多時間去細細品味。

Nov 16, 2021
📍西雅圖, 美國

這次算是跟曾住過西雅圖的朋友一起玩,帶我們去看了許多私房景點和天際線的美麗景觀。不過,這次的行程主要集中在市區,沒有深入探索西雅圖的郊區。我期待不久的將來能夠去西雅圖的其他三個國家公園,西雅圖,等我!

Apr 23-26, 2022
📍達拉斯、休士頓, 美國

我在羅徹斯特的朋友完成研究所後,因為工作定居在達拉斯,這次的行程主要是來拜訪他。不過,這趟旅行最讓我期待的部分是去看 Fort Worth 的長角牛遊行和體驗西部牛仔文化,但出發前沒有查好時間,結果剛到時遊行已經結束,真的是最失望的一刻(大哭)。達拉斯結束後,我還順便去了休士頓,參觀了NASA博物館,也看到了野生的鱷魚。

Sep 28 – Oct 4, 2022
📍阿爾伯克基, 美國

以往在美國的旅行,我總是和室友或朋友一起,但這次是我們第一次自己一對情侶身份自己出發。這次的主要目的是參加美國最大的熱氣球活動,順便遊覽了新墨西哥州附近的國家公園和一些景點。沒想到意外地發現自己很喜歡新墨西哥州,它有著獨特的異國風情,地毯藝品更是一絕,每一款地毯圖騰都漂亮到不行。這次旅行,我帶回了許多精美的紀念品。

Sep, 2023
📍奧斯丁, 美國

上次去了達拉斯後,我發現德州還有許多其他值得一遊的地方,於是隔年我又安排了一次旅行,這次和住在達拉斯的朋友在奧斯丁會合。這也是我們第一次帶小狗一起旅行,來了一場跨州的短腿 playdate(朋友的兩隻科基和我們的短腿臘腸)。這次的旅行目標是奧斯丁的天然游泳池,雖然最後因為大家太害羞沒下水一起玩,但我們的小狗(雖然被逼的)玩得可開心了。

May, 2023
📍賽多納, 美國

據說賽多納的磁場很特殊,可以幫助釋放壓力。如果平時工作壓力大,不妨來這裡兜兜轉轉,看看會不會感覺比較放鬆。因為我平時很少買衣服,出發前整理行李時才發現自己沒帶適合的衣服,只好穿了些城市風的搭配來爬山(?)。雖然這一身穿搭和後方的美景有些違和,但賽多納真的非常適合帶小狗來玩,強烈推薦有小狗的家庭一定要來 Sedona!

Dec, 2023
📍丹佛, 美國

灣區的日子過得有點無聊,於是開始在小紅書上認識新朋友,最後真的成功找到人一起出去玩!這次挑戰一個以前完全沒列入清單的地方 —— 科羅拉多州。因為我不滑雪,過去對科州的印象就只有「下雪的地方」,頂多在丹佛轉機過,從沒想過真的會進到城市裡。沒想到一走進來發現,科州其實滿不錯的,有城市、有郊區,而且雖然以前在羅徹斯特也常下雪,但科州下雪後的氛圍特別詩情畫意,讓人忍不住愛上。私心很喜歡這個地方,之後一定還想找時間把沒去到的景點補起來!

Jun 16, 2024
📍紐約, 美國

又是紐約!這應該會是近期最後一次來紐約玩了。短短六年內,我就來紐約四次,這次是因為 Anne 要搬回台灣,趁她離開前再來一趟深度紐約行。剛好這次的時間遇上紐約著名的「懸日」,雖然我的相機設備有點陽春,沒辦法拍出真正壯觀的懸日畫面,但還是帶了腳架,自己一個人也努力擺拍幾張。這次的照片裡,我最愛的一張是出自我們的神手 Anne!我會一輩子珍藏這張照片的 ❤️

Jul, 2024
📍三訪美國迪士尼, 美國

居然三訪美國迪士尼,連我自己都有點意外,而且剛好每次間隔都是四年欸(笑)。這次是因為有朋友從台灣來,我們一路從北加開到南加,順便排了迪士尼行程。這回我幾乎沒玩什麼設施,主要都在拍照留念,因為上次二訪的時候真的太用力在玩,結果回來才發現幾乎沒留下什麼照片。這次就走一個悠閒拍照行程,而且還多了一位戴牙套的朋友一起加入我們的回憶~ 🦷📸

Oct, 2024
📍The Wave, 美國

抽了超久的 The Wave 終於讓我抽到了!只是偏偏我們去的那一週剛好遇上熱浪(heat wave),十月的天氣還是逼近 40 度,原本安排好的行程幾乎都被打亂,根本一秒都不能離開有冷氣的地方。The Wave 的行程我們是天都還沒亮就出發,趁太陽還沒出來就開始爬。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家苦奇超給力,陪我們來回七小時的健行旅程,差點沒把他給熱死,但他還是陪我們到最後,苦奇真的是我最棒的旅伴 🐶❤️

旅行已經在計畫中了!期待✈️
Share your l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