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鑒於在 thread 上看到不止一起,來美國出差或旅遊車被敲窗,行李被偷光的事件,又因為社群媒體的特性,讓這些事件很難在搜尋引擎上被找到,我想說來寫一篇來美國旅遊前必須知道的注意事項,讓大家來美國旅遊可以更順利、平安且盡興的回家。
對!沒錯,美國根本不像是電影裡面演的那麼美好,電影裡美好的部分可能存在,但槍戰警匪追逐片也少不了,而且美國治安一天比一天差,雖然倒也不像歐洲全民小偷,但我覺得美國現況距離也不遠了。
我把注意事項分成以下幾個類別,好讓大家在不同時間點可以快速得到適合的答案,由於我一時可能無法把內容寫得很全面,未來有想到任何補充,我會再陸續加入文章。
對!就是在你還沒來美國,可能就先被海薛一筆,所以以下清況提早知道,在台灣就可以先做準備。
申請旅遊簽證 ESTA
原因是以前就有聽過不只一起詐騙,騙這些要申請 ESTA 的旅客,記得申請美國旅遊簽證 ESTA 要認明官方網站 https://esta.cbp.dhs.gov/,而且價錢只要 21 美金,其他任何辦理的網站都是詐騙。
美國電壓
美國電壓跟台灣一模模一樣樣,所有電器都可以直接插,不需要轉接頭,非常的方便。
美國支付
美國電子支付還算常見,但是像是 farmer’s market、二手市集、手工藝品市集,大多都是只能使用現金,或是在地人常用的 venmo,但旅客因為待的時間短,應該不太會為了支付而去註冊申請,所以還是建議帶一點現金。
尤其這裡銀行換台幣可能也沒有這麽方便或是甚至根本沒有台幣換美金服務,就算備著提領外幣的提款卡,很多時候只有市區有外幣提款機,如果臨時需要美金現金還是會有難度。
美國敲窗劫財的問題嚴重
你是不是才在想來美國旅遊時,要背哪一顆精品包,或者帶上哪台珍貴的攝影器材來拍大景?如果你現在有這樣的想法,我真心建議你,把這些東西留在家吧。因為一帶出門,很可能就帶不回去了。
這些你不見會心疼的東西,如果可以不帶,就不要帶;如果真的要帶,就必須無時無刻隨身攜帶,不能放在車上,甚至也不能留在飯店房間裡(雖然我聽過飯店房務偷東西的故事是發生在歐洲,但我不覺得美國就不會發生)
美國「敲車窗」偷東西的問題真的非常嚴重。我在 thread 上看過太多來工作或旅遊的人,整車被掃光的故事。這也是我為什麼會寫這篇文的原因——太多人因為想說下車去玩一下,就順手把包包、精品、電器甚至整個行李箱留在車裡,結果回來車窗被敲爆,東西全不見。
而且不是你以為的「我就下車買個超市、10分鐘而已」就沒事的那種,是真的離開 10 分鐘而已都能出事。有的甚至人就在車子裡,親眼經歷整個敲窗過程,東西當場被搶走。各種誇張離奇的案例我真的看過太多,像是 SUV 後車廂如果沒遮蓋,肉眼看得到裡面有東西當然不用說,肯定敲,再來現在的小偷有儀器可以掃描電子產品,能馬上知道車裡有沒有值錢的東西,在或是業績不夠,小偷想敲就敲,根本不管你東西值不值錢
原本這種事大多發生在舊金山,延伸到南舊金山(我住的地方)。現在南加、拉斯維加斯也有越來越多類似案件。重點是——報警也沒用,加州的警察真的太忙了,這種事根本不會有人處理。所以我建議,車子裡面最好清空,連垃圾都不要留。甚至有當地人直接把車窗搖下來,就是為了讓小偷一眼看出「車裡什麼都沒有」,避免被砸窗。聽起來很扯,但這真的就是現在的美國。
雖然不是沒聽過人在車子裡面就不會被敲窗,但如果真的只是短暫下車買東西,還是建議有人在車子裡面看管行李,如果後車廂沒有遮擋,可以用個雨傘或黑布蓋住,但這都只是肉眼的幫助,不代表這樣就不會被敲。
飯店沒有提供牙膏、牙刷
價格比較貴(超過 300 美金的)的飯店我是不知道,但是我美國住過的所有(100%)都沒有提供牙膏牙刷,就算跟櫃台要,他也會叫你去飯店的 mini market 買。但基本的盥洗用品,像是沐浴乳、洗髮精是一定會有,其他像是乳液、卸妝這些得看飯店給不給,所以建議這些用品還是需要事先準備,如果不幸還忘記了,可以去 target、cvs 這種會有賣旅行包裝的區域,會比在飯店 mini market 買便宜很多很多。
飯店打掃
目前美國某部分飯店提倡環保,如果不是事先要求,且沒有住滿 _ 天以上(每間飯店都有自己的規定),不會有房務人員進房打掃,如果需要房務人員,需要事先在櫃檯登記。當然也還是有天天會進房打掃的飯店,如果不需要打掃,記得使用 do not disburb 的掛牌,掛在門外讓房務知道,或是直接跟櫃台說,但是請房務打掃,禮貌上是會給小費的,一般 2-3 塊美金一天就夠了,但因為我想省錢,我也覺得不需要打掃,所以我一般都是用 do not disburb,也確保沒有人進來房間翻東西之類的。
飯店小費
以道德上來說,如果你有請房務打掃,可以給個 2-5 塊美金的小費,或是 check out 時,把整趟旅程的小費一次性給,但因為每天房務打掃人員可能不同,所以一天一天給會比較合理。但飯店小費沒有像餐廳的那麼誇張,所以我好像不管住幾天,也只會給個 5 – 10 塊美金,甚至如果身上連現金都沒有,就直接不給。但以我之前在美國打工度假當過房務,美國人好像真要給房務小費,是 20 塊起跳的(六年前的物價)。
有些飯店網路要另外收錢
目前我只有在拉斯維加斯遇過飯店網路需要額外付費的情況,不過我猜會看這篇的朋友,大多是從台灣來美國旅行,很多人應該都有先買好網卡。如果不加購飯店的網路應該不影響,只是有可能會發生如果不買飯店網路,收訊不太穩的情況發生,所以記得是先下載好離線娛樂、地圖等等。
飯店會先收押金 退房後歸還
太久沒出國了,不太確定這是近年的飯店常態,還是只有美國才這樣。總之就是——美國很多飯店在入住前會先收一筆押金,退房後如果房間沒問題就會把押金退回來。目前我是沒有遇過被扣款的情況,所以大家也不用太緊張。不過如果發現退太久都沒退回來,就記得主動聯絡飯店確認一下唷!
美國餐廳等位
去到美國餐廳千萬不要直接走進去,屁股一坐就等服務生來,美國除了速食店之外,只要是餐廳都是需要知會在前台的服務人員再被帶位入座的。當然也有比較忙的餐廳,一人當多人用,前台沒站人的時,也至少需要知會店裡的人,得到口頭或示意隨意入座,再自行選位。
美國餐廳小費到底要怎麽付
吃飯算小費是我覺得在美國最麻煩的部分,不僅數學要夠好、罩子也要放亮一點,不然很容易附加服務費佔了吃飯的一半。
大方向來說,小費是整個帳單「稅前」:
- 早餐:10-12%
- 午餐:15-18%
- 晚餐:18-20%
這樣的數字去計算的,當然這只是一個不成文的規定,服務生期待等等收回簽帳單會收到的數字,不代表你不能給更高,但如果你給低於這個數字太多,你可能會被擺臉色或是事後耳朵癢癢的,因為被服務生詛咒。
很貼心的,餐廳在帳單的下方會有已經算好趴數的小費,如果你不想自己算,可以勾選或是手動填上建議的數字。但是!疫情期間,美國餐廳趁亂漲價,新增很多「關我屁事」的費用,例如:員工身心健康費等等,在大城市尤其常見。或是以前手搖飲料店、蛋糕點心店,這種很明顯是外帶的場所,以前可以買了就走不用付小廢的,現在在付錢時,居然會跳出收小費的畫面,建議的小費居然 18% 開始建議,我甚至看過 25%,雖然可以調整為 0 ,但是買個東西,看到收小費的畫面,有種被情緒勒索的感覺。
除此之外,給小費之前,一定要仔細閱讀賬單,才不會事後發覺這餐怎麽這麼貴,因為美國是一個有消費稅的國家,有些商家比較奸巧,建議小費是用「稅後」的價格去計算的,如果以稅後的價格去計算小費,顧客會莫名其妙又再多付個 1% – 2% 的小費。另外,如果是大團體(通常是六人以上),小費會 default 20%,也是一些來到美國才知道的規定。
總結,給小費前一定要注意的事:
- 確認賬單小費是不是「已含」了(有些餐廳已自動加上)。
- 看建議小費是「稅前」還是「稅後」算的,因為如果是稅後,小費又會多出 1–2%。
- 六人以上的大團體,很多店會自動加上 20% 的服務費(不一定會明說)。
- 記得親手寫上數字和簽名,避免事後被餐廳亂填小費金額。
租車保險
我以前為了省錢,打工度假來美國旅遊的時候,租車時常常只保半險,甚至完全不保險(是的,好險一路平安沒有發生事故,但是近年因為在短時間內被他人撞兩次,我才認真開始旅遊加保租車保險的重要性,因為我發現:就算你開車技術很好,不代表你周圍開車的人技術都很好。以下這些,都是我在美國六年內,親身經歷或聽過的真實車禍事件:
- 野生動物突然衝出來!
美國野生動物真的很多,不管是城市還是郊區甚至在高速公路上,都有快樂的小動物在奔馳,小至臭鼬、大至鹿,撞擊力度小是車體凹陷,大的直接讓你車頭報廢。 - 被敲窗劫財還得自費修窗
特別是在加州(現在甚至擴散到其他州),敲窗偷東西超級常見。車窗一片修下來也不是小錢。 - 冬天旅遊遇到路面結冰,車子打滑超危險
下雪的時候路面會結冰,車子容易打滑撞車。我聽過最驚險的是有人滑進護欄,差點掉下懸崖! - 下雨天慢慢開也不一定安全
有次我以超慢速度在高速公路等下交流道,結果還是被後車撞上,車子旋轉橫跨四條車道,超扯 - 停在購物中心也會被擦撞逃逸
停好車去購物,回來發現車漆被刮掉一條,人早就不見了。 - 等個紅燈都能被追撞
是的就是這麼扯,停好好地等紅燈,也可以被撞。 - 高速公路連環車禍一個月看到一次不是夢
美國高速公路真的很恐怖,北加的高速公路每天都可以看到車禍,一個月看到一次連環或嚴重車禍都算正常。
你以為你在台灣遇到的三寶很多嗎,才不呢!台灣的三寶不開車還是可以坐大眾交通工具,但是美國的三寶不會開車還是得開車呢!(不過不可否認,台灣的三寶瘋起來真的行動神主牌)。雖然旅遊租車保險真的不便宜,有時候甚至等於租車本身的費用,但你只要想你保的險不是保你撞別人,而是別人撞你肇逃(美國非常多肇逃),有保險,至少不用自己吞下這種冤枉費。
租車年齡影響租車費用
在美國,如果你年齡未滿 25 歲租車,通常會被額外加收一筆「年輕駕駛費用」。所以如果你有同行朋友年紀比較大、有駕照,建議可以請他來租車,再額外加上你為「第二駕駛人」。不過我不確定,如果額外新增的駕駛人也是未滿 25 歲,會不會一樣要被多收錢(畢竟姨姨本人離 25 歲已經有一段距離了啦😅)。
深夜租車還車不要慌
如果你是在非營業時間還車,滿常會遇到現場一個工作人員都沒有的情況。這時只要把車停到指定的位置,再把車鑰匙投入附近的鑰匙箱就可以了。之後租車公司會檢查車況,如果有問題才會額外收費。所以我建議大家拿車、還車的時候,都養成拍照的習慣,至少有個紀錄可以當作證據。
租車過路費
美國有些路段會像台灣 ETC 一樣收過路費,其實可以繞一點點路來避開收費路段,不過要記得在 Google Maps 裡先設定「避開收費道路」。但像紐約市、舊金山這種城市,如果選擇繞路,時間可能會多一半。如果你趕時間,真的需要走收費路段,記得租車當下跟租車公司申請開通他們的過路費系統(通常是裝在車內的感應機),這個收費方式我不太確定是一次性收費,還是會按照實際通過的收費路段分別計費,建議拿車的時候先問清楚比較保險。
美國網很爛
美國網很爛!美國網很爛!美國網很爛!因為很重要真的需要講三次!這跟你使用哪一間 esim、網卡都沒有關係,美國就是網很爛,不管你在市區還是郊區,隨時都要有斷網或沒網的心理準備。尤其到國家公園或是偏離市區的地方旅遊,千千萬萬要事先下載離線地圖、離線娛樂(音樂、影片等等)。
網斷了,輕則只是全車沒有音樂可以聽,只能你看我我看你 ; 嚴重就是天黑後卡在山裡面,根本不知道要往哪裡開。
進到郊區(國家公園)之前記得先準備食物、加油
像國家公園這種保護區,或是一般郊區、人煙比較稀少的地方,通常就算有商店,價格也會比較貴,甚至有時候根本連商店都沒有。所以如果有安排要去這些地方,建議在外圍的大城鎮就先把食物、水、油補好補滿!不然進去後就只能看運氣了。
希望這樣的整理可以讓大家在美國玩的更順利,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有用,記得分享給以後要去美國旅遊的朋友,避免憾事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