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 31 歲生日的那天,我終於完成了自己的部落格。雖然我知道現在的部落格早就不是主流,甚至可以說有點過時了,但對我來說,它從來都不是拿來賺錢的工具,更像是一本對外公開的電子手帳。我喜歡記錄我的旅遊故事跟學習點滴,也希望整理出來的內容能對別人有點幫助。如果未來剛好能因此開啟什麼合作或工作機會,那就會是附加的意外收穫。
我從 2014 年底開始在痞客邦寫旅遊相關的內容,到了 2017 年左右,我開始看到痞客邦上的部落客紛紛出走自架網站,甚至請專業團隊協助搬家。那時我還是個預算有限的大學生,完全無法負擔這些服務,加上我對程式語言一竅不通,自然也就把「自架站」這件事擱置了下來。久而久之,我甚至連旅遊拍照、紀錄的動力都慢慢消退了。
直到有一天,我突然想通了:現在 AI 這麼進步,ChatGPT 幾乎有問必答 —— 那我為什麼不乾脆叫他教我怎麼架站就好?就這樣,我的自架站之路就此展開。這裡我就不細講所有過程,而是想分享一些給初學者也能上手的實用步驟跟我自己走錯的路 —— 希望可以讓跟我當初一樣不懂程式、預算有限的人,也能順利開始自己的網站。
我的網站設計學習背景
零基礎架網站嗎?不是…但也可以說是
我在大學跟研究所有修過兩堂網站設計的課程,但我現在即使現在架了自己的網站之後,發現那兩堂課跟建部落格可以說是毫無相關,我猜因為程式語言有很多不同的應用方式,所以經驗完全不適用在建部落格上。我也有自學過一點 html,雖然簡單的 html 的語法可以看的懂,但你要我用 html 架網站那肯定無法。雖然不是零基礎架網站,但差不多也只有 0.1 的程度。
起始階段:釐清現狀、現實評估
因為我是一個在沒把握的情況下,絕對不會輕易花錢、花時間的人,所以,我會在前期就先對我天馬行空的想法進行嚴格的評估。在下定決心架站之前,我事先把我理想中的網站需求一項一項調查過,確認這些功能真的可行,才投入時間成本。而且其實早在 2016 年,我就已經有了自己的網站視覺雛形,所以我能根據這個雛形逐步去查資料、問 ChatGPT:這些需求到底能不能達成?以下是我問自己的幾個問題:
- 架網站的步驟
- 我想要的互動式地圖,不學 code 能夠實現嗎?
- 先把想要的功能一個一個列出來查教學影片,評估自己能不能聽懂,很吃力代表不行
第一階段:了解自己的需求
作者對平台(網站)的掌控度取決於要使用哪種平台
今天是以寫部落格的角度去談架網站,市面上有三種方式可以讓你的部落格上線:
- 寄生在別人平台(痞客邦、Medium)→最簡單
- 免費版的視覺幾乎不能動,完全受平台規則限制
- 付費版可能可以,但可以調動的幅度也很小
- 內容不完全屬於自己,但有流量優勢
- 創完帳號後可以立即發布文章
- 半自助式(WordPress.com / Wix / Webflow)
- 總和 1 和 3 的優點
- 價格通常最貴
- 比較方便,但功能和自訂性還是有受限制
- 自己架設(WordPress.org)
- 可以自由改動外觀
- 但要自己處理主機、維護、技術問題
我為什麼會想要從痞客邦搬到自己架設部落格,就是因為痞客邦提供的服務已經遠遠低於我的期待,我既不能改動外觀,也不能加上我想要的功能,所以「寄生在別人平台」選項就不在我的考慮範圍。第二,我的作品集就是用 wix.com 這種半自助式的,他的優點是可以自定義外觀,但 wix.com 不響應式的設計真的讓人很頭大。 在找資料的時候,得知 Webflow 雖然在第二類別,但是他給作者高度的控制,所以我當初是先選 webflow 作為開始。
- 比較是需要列出自己對部落格的期許,自己想要有多少的控制,才知道平台要怎麼選
第二階段:確認架站平台
我放棄用 Webflow 到使用 WordPress.org 的過程
我起初是從 Webflow 開始,Webflow 在外網的評價一直很好,主打簡潔介面、操作直覺,不會寫程式的設計師也能做出高水準的網站。畢竟我當時對 WordPress.org 架站還不熟,以為「高自由度」就代表「超難製作」、「學習曲線很陡」,想想那就從 webflow 開始,再慢慢轉移到 wordpress.org 也沒有損失。
我之前做作品集時也淺用過 Webflow,雖然當時也不太會操作,但覺得是因為自己沒百分百投入學習。結果!沒想到這次我都下定決心要認真學了,它還是難到靠北,難到我覺得直接跳去 WordPress.org 還比較省事。更扯的是,它寫部落格的方式超級匪夷所思,根本不適合長期寫作。
反正我本來就把 Webflow 作為一個中繼站,我的最終目標還是 WordPress.org。既然 Webflow 難成這樣,我與其花時間研究它的操作邏輯,不如直接投資在終點站 WordPress 上。於是,我就正式開始 WordPress.org 的學習之路。
- 一旦確認使用某一個平台後,短時間內就很難搬家了(當然搬家可以,但會心很累,覺得可以用就好)
第三階段:先用自己的環境,學習介面、操作
先用模擬伺服器(主機)架網站
這個階段,我跟大多數網路教學說的做的不一樣,大部分人都是「在開始架站前就先買網域跟主機」,但我是先使用模擬伺服器(本地環境)(註 1),把網站裡裡外外都準備完成,才買網域跟搬到正式主機上。畢竟一旦買了網域、租了主機,可使用的時間就開始倒數,製作網站少說也要一兩個月。這樣一來,前期投入的錢就會被浪費掉。這還是有成功做出來的情況,如果半途而廢,那不就更虧。
Chatgpt 推薦我用 LocalWP,不僅軟體完全免費、操作跟正式版本沒有區別,練習起來沒壓力,隨時可以放棄,反正學習成本只有時間而已。
註 1:本地環境可以想成,你的電腦被當成模擬主機,製作時會給你一個假想的網址,你的網站只有現正使用的這台電腦可以觀看,網址在電腦以外的其他地方都是無效,畢竟他是一個虛擬的模擬器,只存在於你自己的電腦。等你製作網站準備就緒發布到正式主機上,串連你買的 domain 後才可以被大眾瀏覽。
- 下載馬上就能使用,還滿簡單的
我雖然是透過 chatgpt 才知道這個方法,但網路上也有影片也有介紹喔!
學習介面操作
成功用 LocalWP 架好本地環境後,就可以開始製作網站了。但在那之前,建議先熟悉一下 WordPress 的介面操作。先用預設主題隨便玩玩、按按看,熟悉每個按鈕的功能。不要像我一樣,一開始就直接跳進網站設計,忽略了這一步,導致後面的流程卡超久,卡到崩潰、卡到懷疑人生。
講一下我當初卡關的原因:我一開始就急著匯入新主題,結果主題頁面多、操作又複雜,再加上 WordPress 本身 UX 設計不夠直觀,讓我在編輯「外觀」時,右側的預覽根本沒即時反映我做的修改。我整個人就陷入「為什麼我怎麼改都沒變?」「到底是我太笨,還是它根本壞了?」這種無限輪迴至少持續了一週。
- 先不要急著上網買主題跟導入主題,隨便玩玩 WordPress 預設主題,亂按也沒關係,重點是搞懂「主題」和「外觀」之間的關係,知道你做的操作和畫面上看到的東西是對得起來的就好。
第四階段:模板?主題?編輯器?的關係
這個階段是我在設計網站時最黑暗的兩週,我大概有一到兩週的時間是完全停滯的,就像是我前面說的,我因為預設的 WordPress 主題都還不會操作,我就急著匯入新的主題,原本想說應該是預設主題太簡單、太空白的關係沒有東西好操作,結果導入新主題更慘,我的所有操作,都像是肉包子打狗,前台完全沒有任何改變。
我在寫這一階段的時候,怎麼敘述都覺得不對深入,我覺得需要自己獨立一篇文章敘述,畢竟是整個製作網站的過程中,我覺得最容易放棄的地方,我想要把我的心路歷程跟最後解決的關鍵寫出來跟大家分享。但總之,你只要跨過那個誤區(主題、外觀、編輯器與外掛),之後的操作就會變得非常順手、超有成就感到一發不可收拾。
- 這部分問 chatgpt 跟找網路資源都找不到答案,如果陷入跟我同樣的誤區,就得自己找到解法
- 到現在我也還是不完全知道,我後台所有的外掛是否有要存在,這就到時網站成熟到一個程度我再優化
第五階段:從痞客邦搬家(無搬家需求可略)
在我網站大方向的視覺都在模擬器上處理好後,我需要要來匯入我在痞客邦寫的 200 多篇文章,我是使用 痞客邦部落格搬家匯入工具 免費搬家的工具(希望大家可以使用完後抖內,我懷疑全台灣的部落客都是靠這個搬部落格,版主真的太佛了)。
這步驟不難但卻是最最最花時間且無聊的過程,不確定是不是因為我沒有找到更好的方法,又或者是因為我文章配圖圖是存在第三方網站。總之,文章是搬好是搬好了,但文章配圖都沒有跟過來,所以我是 200 多篇文章,一篇一篇手動調整圖片跟文字格式,花了我整整 3 週,到現在還有圖片是我裝死還沒的處理狀態。
- 搬家過程跟著影片很容易操作,只是整理起來很心累
第六階段:買網域跟主機
這部分很多架網站的前輩都已經分享過很詳細的步驟,我也是跟著網路上的教學,很容易就可以成功串連,這個階段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耐心等待、回去察看有沒有串連成功,如果真的沒有串到再問 chatgpt 也都很容易找到問題。
- 我自己使用 bluehost 的心得就是,雖然服務回復速度快也幾乎都能解決,但問題真的有點小多。
- 推薦 domain 跟主機在同一個平台買,省事很多
- 記得加購 privacy protection,我當初沒買,家裡地址、個人電話都被公布在網站上,一整整個月都收到很多詐騙電話、行銷電話
參考資料:
第七階段:把網站從本地環境發布到公開主機
就像我前面提過的,為了不讓「製作網站」這段時間也占用我已經付費的網域和主機使用期限,我選擇先在 LocalWP 的本地環境裡把網站架好。等到一切準備完成,我才把網站轉移到正式主機上。所以,在網站正式上線之前,我其實比一般流程多了一個步驟:把網站從自己的電腦(本地環境)搬到線上。
我用的轉移方式,目前我只有找到英文的資源,中文都還沒有人分享過,我是參考這個 Migrate Your WordPress Website (12GB!) for FREE: Simple Tutorial。雖然是英文,但這個 youtuber 發的影片很好一步一步跟著做,這多出來的一個步驟也沒有花到很多時間,操作過程中也沒遇到什麼困難。
- 畢竟是算有點鑽漏洞,不確定以後這個免費方法還適不適用,在使用本地環境之前,還是先確認一下這個方法是否還免費,不然就得自己付費移網站了。
第八階段:優化網站
這一個階段是我覺得架站裡面最難的,為了讓網站更有效率的運作,我有下載加快速度、看 SEO 的 plugin,但這裡真的牽扯到很多術語等等,即使我到現在,還是不明白我到底要不要裝這些加快速度的 pliugin。,但反正我的網站有正常運作就行了。以前那個年代沒有 chatgpt 到底要怎麼自學這些事情的><
總結
整體來說,我覺得第二、三、四階段是我覺得整個過程走下來最容易放棄的地方(他不難但一卡就很容易放棄),我認為第七階段的優化最難,但是因為畢竟都已經走了這麼遠,滿難在這個節骨眼才放棄的。
這篇文章在沒有實際操作的情況下閱讀,應該會滿難看懂的,如果你們有想要建網站,也有幸讓你們滑到這篇文章,但有哪裡沒有看懂的話,歡迎在下方留言,我都很樂意回答!
就這樣,我內心糾結了 8 年的旅遊部落格就這麼在短短的兩個月裡做完了,走到這裡也算是滿圓滿的開端而已,回想過去 WordPress 沒有想像中這麼難噎,雖然這之間有一度被自己氣到崩潰大哭(第四階段),但是現在回頭看看覺得這兩個月過的好充實好值得,我也會繼續努力經營著這個網站!
BTW,我最近在申請 google adsense 一直申請不過,問題也不知道出在哪裡><